我国汽车模具行业的现状
2013-02-21 12:02:57
我国汽车模具行业近来发展快,进步也很大,但与高水平相比,仍存在明显差距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:
一、制造精度差。以密封件为例,许多人都反映,我国国产汽车密封性能不好。其实,这不仅与密封材料及密封件制造水平有关,与相关模具水平有直接关系。目前,外国的汽车企业都在实施"2毫米"工程,但在我国,单一零件还能够做到,几百个零件装配到一起就没有了,关键在于模具。
二、模具寿命短。仅以铝压铸模为例,水平已达100万次以上,而我国只有20万次,仅为外国水平的1/5。
三、模具周期长。以前,我国汽车车型几十年不变,汽车模具的也很慢。随着竞争的激烈,汽车产品新换代速度加快,相应地要求模具行业缩短模具周期。目前,外国中型压铸模的周期仅为1-2个月,汽车覆盖件模具周期为6-7个月,而我国则为外国水平的2-3倍。因此,国内一些较有的汽车模具厂虽有新模具的,却常因跟不上汽车产品新换代的步伐而失去市场竞争力。
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汽车模具行业的企业结构不合理,软件、管理及人员素质和外国水平相比差距较大。
四、标准化程度低。汽车模具已进入标准化阶段。外国的汽车模具基本是由好的模具制造商提供,模具商品化率在70%以上,还有许多模具标准件的企业,汽车模具标准件多达几百种。而我国主要模具生产能力集中在各主机厂的模具分厂或车间内,模具商品化率偏低。"九五"期间虽然进行了企业结构调整,模具自产自配比例仍高达70%左右。在汽车模具标准件方面,我国也只有两家有批量的企业。